「一起练琴」的正确使用姿势

我们期待「一起练琴」这个应用,成为家长提升小孩练琴效率的利器。但是,也不可过高地估计其效果。一个 app 的作用总是有其适用范围的。

先说「一起练琴」无法帮你做到的。

  1. 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,帮你学琴练琴。
  2. 让小孩每天对这个这个应用练琴,家长从此「脱离苦海」。
  3. 所有的练琴过程完全依赖这个应用。

「一起练琴」只是个工具。好的工具,要基于正确的使用姿势,才能够帮你提高效率。

学琴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,尤其是小提琴更是难度很大。我们绝不能期待任何一个工具或者老师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,最终还是要依赖人(学生)的主观能动性,主动思考、练习、纠正、提高。

下面具体地说说「一起练琴」应该在哪部分可以帮到你:检查出来音准、节奏方面的问题。这是它当前的能力范围。如何使用「一起练琴」的这个能力呢?

对于一首刚接触的新乐曲,老师做了讲解,安排回家练习后,我们可以把练习的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:

A. 熟悉乐谱。
B. 拉琴至流畅。
C. 加强表现力。

「一起练琴」应该主要发挥作用的地方在 B 阶段。

A 阶段:不宜使用「一起练琴」,或者即使用也只用作电子乐谱,而不应跟随评测。A 阶段的正确作法,应该是先不拿琴,而是分段地唱谱,然后拿琴很慢地分段地熟悉起来。

B 阶段:对划分的段落能够比较流畅地拉下来了,用上「一起练琴」,还是慢速地,分段落练习。用「一起练琴」的目的是,确保不会有节奏、音高的错误。B 阶段持续到能够流畅地把多个段落合并起来,并且可以逐渐加快速度。

C 阶段:全曲速度起来了,并且之前在 B 阶段用「一起练琴」知道没有节奏、音高错误了,开始注重乐曲的表现力了,要求好听了。 这个时候要求乐谱上标示的表现符号都要实现,比如渐强渐弱、顿弓这些。这个阶段可以不用「一起练琴」,如果你 B 阶段做得很好,不会再有音高错、节奏错的问题的话。

在纠正错误方面,有一个各行各业通用的基本原则:越早纠正,为错误付出的代价越低。这个原则同时适用于我们练琴这个事情上。

练琴里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在于:A 阶段不够重视,不够慢,没有确保对每个音符理解无误。A 阶段如果做得特别地好,并且对着调音器一个一个音地确认,确保第一次接触就正确,则以后的 B、C 阶段就相对容易。现在有了一起练琴,在及时发现并纠正音准、节奏方面就相对容易些。

「一起练琴」发挥的作用就是帮你及时地发现基础错误,并及时地纠正!并且也只能做好这一件事情。

但是,也因为「一起练琴」有这个基础能力,所以家长相对比原来容易去为小孩设定拉琴的目标了。这方面我们以后有相关的文章来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