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音练习:更准地熟悉乐谱

「一起练琴」App 终于推出了「跟音练习」的功能了。

很尴尬,之前文章刚说完「未考虑跟音功能」,这个版本马上就添加了这个新功能。

究其原因,是因为好多家长朋友在 App Store 上评论提出这个需求,在微信与我们交流希望增加这个功能。而咱团队的小提琴老师也给出建议,跟音模式是有意义的。只是希望广大家长能善用它,不要过度的依赖。

为什么需要「跟音练习」?

慢练的概念,相信被大家普遍接受了!

对于一首新乐曲,刚开始一定要有慢练的过程。慢练的过程中,把乐谱的节奏、音符找准了,不会出错了,才有可能在加快了后,不会那么容易出现错误。否则速度快起来了后还有很多错误,而这些错误也练习熟悉了,那要更正就要花更多的时间了,这导致效率低下。

慢练时找准音符的位置,是个基本功,尤其对于初学者是如此。初学者读谱都没有那么熟悉,有时候可能产生错误(我女儿就偶尔会搞错了线),读谱之后反应到手指应该按到正确的位置,也是个熟练的过程。这个过程中,拉琴是磕磕碰碰的,家长不懂音乐的话(不必惭愧,大部分家长都是如此),也不知道小孩找对了没有。因为如果错了,练习熟悉了,反而不好了。

所以,有了「跟音练习」辅助工具的需求:每一个音拉出来,即时就反馈,有没有拉对。没有拉对就不往前走,拉对了才让拉下一个音符。在这个过程中,App 即时判断乐谱当前位置的音符是否拉正确了,正确的话就移位到下一个音符继续检测。

「一起练琴」有不少用户,评测练习得分很低,甚至有些练习不下去了,因为出错太多,评测模式下匹配度太低,会比较容易自动中断。其实原因就是,慢练不够,对乐谱还没有熟悉,错误太多,就想(让老师/App)来评测,当然是评不下去了。(可以脑补一个拉琴一堆错误时,老师的反应。)

「跟音练习」也不可太依赖

跟音练习能够帮助解决慢练时找准音的问题。但是,也不可过于依赖。

这里过于依赖的意思,就是只要拉琴,就去打开 App,学生跟着音乐谱上光标的位置,一个音一个音地去拉琴,找得不准就移动手指位置。

长期这样的问题在于:这样练习太机械了。学生一直面对的是单个的音符,乐句的概念不够,整体感不够。学生的主动思考也不是很够。过于依赖 App 来对音准给出判断,而较少地自己思考与分析,如果不用 App 自己都没自信了。

「跟音练习」这种辅助工具,最怕的就是这种过于依赖,解决了一个问题产生了新的问题。所以,建议有所控制。

另外,在跟音练习比较熟练了后,应该切换到「一起练琴」的评测模式,学生自由地练习、拉琴,结束时反馈结果。家长甚至可以与孩子做起来游戏,不必马上告之结果。

作为琴童家长,完美的练习就是:PASS!

典型场景为:拿到一首新乐曲,老师上课简单讲解了后,回来做好练琴计划,下次上课(多是一周以后)通过了老师的检查:音阶最好一次性通过;练习曲最好能够通过 2 段;协奏曲更复杂点这里不谈。

以最简单的音阶为例。

头三天慢练,分成三段,每天一段。

之后二天:重难点多练,部分连接,逐渐提速,关键是确保没有错误。

最后一天:全曲连接,提速。接近完美。

第 1 步的练习过程,一方面重点是,自己要去分析清楚,这个音阶手指位置关系。另一个重点,就是可以考虑依赖工具,确保自己找的每个音符的位置是准确无误的(如果级别高了自己能够听当然更好)。

这第 1 步里,最基本的工具是调音器啦。

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,就是「一起练琴」提供的这个跟音练习功能。

上述第 2 步里,可以使用「一起练琴」评测练习功能,来及时地发现错误。如果错误多了,说明第 1 步慢练得不够,返回去继续分段慢练。

第 3 步时使用 App 评测至少达到了 90 分以上,理想达到 95 分,我们可以认为,老师那儿应该可以 PASS 了。

如果家长没有办法来确认,小孩练琴每一步情况如何,去老师那儿回课的结果,一般是:碰运气,多数时候不通过回来再练。

「一起练琴」的目标,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,来辅助家长、琴童自己、爱好者们,及时地得到练习的反馈,及时地纠正错误,从而提高练琴效率。

「一起练琴」是辅助工具,不要太过依赖 App,做工具的主人!